篮球新闻
腾讯体育赛事付费直播,NBA版权之争背后的故事?
腾讯开展体育赛事付费直播业务,根源在于NBA版权纠纷事件。今年一月,腾讯以高额费用与NBA达成五年合作协议,NBA将原本由新浪、乐视、腾讯三家共享的权益,出售给腾讯独家拥有。这份合同的总额为五年五十亿美元,其中每年一亿美元的版权费用,是新浪上赛季合同(每年两千万美元)的五倍。
商业活动中互动频繁,场面十分活跃。最初传播NBA赛事的是搜狐平台,后来新浪介入,从搜狐手中夺得了播放权。不过新浪并非唯一拥有此权利,腾讯、乐视等公司也能转播部分比赛,只是场次有限,自主挑选的余地也不大。现在,资金雄厚的某公司,已经购得了转播资格,开始尝试收费直播的新模式。年初,腾讯刚拿到独家版权,许多业内人士就预测,要是想任性观看NBA视频直播,或许需要掏钱了。现在看来,情况确实如此。
付费看赛事直播,不能承受之重?
实际上,腾讯并非开创者,在体育赛事直播付费模式上已有先例,围绕足球和篮球,多家企业进行了尝试,比如天盛传媒、新英体育、百视通等,这些机构率先踏上了探索之路,那么,这些勇于探索者,最终是否成功了呢?
1.百视通:“盒子”装不下赛事付费直播
百视通在2009年首次提供NBA比赛的付费转播,内容形式多样。两年前,该公司与NBA达成新的合作协议,获得了连续三个赛季的赛事播放权。此后,百视通开始借助IPTV、OTT、数字电视、手机电视这四种平台,向观众转播NBA比赛。每年,百视通大约转播一千场NBA赛事,几乎每一场常规赛都能提供视频直播服务。
百视通IPTV平台上的NBA高清频道,年收费为299元,单独包月费用是30元。百视通机顶盒同样提供NBA的直播内容,其直播场次和费用标准与IPTV服务保持一致。不过,该机顶盒现已不再销售。那些多次遭遇广电总局监管的机顶盒产品,已经很难再形成什么市场波澜了。
另外,在手机设备上,百视通早在2013年就联合了众多通信服务商,用户完成付费便能在手机网页上收看NBA的实时视频转播,近两年,百视通又推出了移动软件“百视通篮球”和“Bestv”,球迷们借助这些软件支付费用即可观看直播,不过每天仅有一场视频直播可供选择。
百视通对IPTV端及移动端NBA服务的付费用户数目,表示无法公开确切信息,不过提及,针对IPTV业务,自2009年起,每个赛季的付费用户增加比例大约为30%。
2.天盛体育:“吃独食”消化不了赛事付费直播
谈到为观看球赛直播支付费用,中国球迷,特别是英超爱好者,对于五年前仓皇退场的天盛体育印象尤为深刻。
2007年,天盛用5000万美元的价钱,买下了2007至2010年英超联赛在中国大陆的直播权,并且开始效仿天空电视台的做法,在中国开展付费电视业务,试图从中获利。天盛采用的是纯粹的付费转播方式,只在自家的数字付费频道“欧洲足球频道”里,独家转播英超联赛,不把版权分给任何免费的电视台。
天盛的付费频道里,单月点播英超要花88块钱,要是看一整个赛季,得掏1880块。但球迷们根本不乐意,还对天盛有了敌意,觉得它是在强抢钱。有媒体算过,现在通过天盛看英超的大陆观众只有3万人,跟以前免费时最火的时候3000万比,中国看英超的球迷数量缩小了差不多一千倍。
2008年,天盛公司全年损失高达1.9亿元,为了改变这种亏损局面,企业将服务费用持续降低,并且把转播权以零成本的方式转让给一些电视台进行直播,然而,这种策略已经无法挽救局势,2010年8月,行事鲁莽的天盛最终宣布倒闭。
3.新英体育:赛事“版权分销+付费直播”勉强度日
二零一零年,IDG与新华迪传媒联手创办的新英体育,接替了天盛的位置,斥资三千余万美元,拿下了英超联赛三个赛季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播映权。说来也巧,濒临倒闭的天盛,正是IDG曾经投资过的公司。新英体育意图修复球迷关系,重新激发中国观众对英超的关注,借鉴了天盛的失败经验,该公司已同多家电视台与网络平台达成版权转让合同,在此期间,英超将再次在免费电视频道播出
二零一二年,新英体育再度拿下英超2013/14至2018/19赛季的转播授权,交易确切金额成谜,部分报道指出下限为五点七亿元,另一些分析则认为接近十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支出,迫使新英在强化英超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迫切需要探索契合中国市场的营收途径。为此,新英体育自二零一三至一四赛季起,着手实践版权分销与付费点播相结合的业务策略。
这个赛季,新英运用了一种特别的直播方案,出售了百分之六十的版权,使得赛事可以免费播出,剩余的百分之四十则由新英自行承担费用进行直播,把230场免费直播的转播权卖给了腾讯、新浪和乐视,在新英自己的平台上,整个赛季会直播380场英超比赛,其中230场是免费的,另外150场则需要付费观看。
今年8月英超揭幕战曼联与热刺对决期间,新英体育官网及移动端同时在线付费用户数超过五十万,人均在线时长达到八十分钟。同时新英体育的新视觉收费电视频道三百二十万付费订户也观看了这场比赛。根据新英体育提供给虎嗅的资料,到2015年11月初,新英体育网付费用户数已接近两百万。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在中国有将近两亿爱好者,可是其中只有百分之二点五的人成为了新英联盟的支持者。
整体而言,在国内,通过先行者的多年尝试,无论结果成败,表面上进展缓慢的付费观赛方式,开始显现出突破的苗头。比如百视通、新英体育等公司的付费业务也在逐步推进,那么,从正面角度出发,促使这一模式不断前进的驱动力来自哪些方面?
腾讯5亿美金拿下NBA做付费直播,难道未见前方“尸骨累累”
赛事付费直播,背后有什么驱动力
去年十月,国家层面发布促进体育产业进步的指导方针,明确表示要解除赛事传播方面的束缚,尽可能减轻企业负担。这一举措让众多从事赛事视频发布的新兴媒体机构欣喜若狂,各个机构立刻着手搜集体育活动播放的授权权属。乐视体育在2014年12月伊始实现独立运营,失去NBA赛事授权后,该公司转而采取特色化竞争策略,投身于关注度相对较低的体育赛事领域,目前掌握着涵盖十七种不同项目的赛事版权;腾讯公司无需过多介绍,五亿美元对于新浪和乐视而言,均属于极为高昂的报价。
国内有线电视业务一直发展平平,网络电视又持续遭遇行政限制。体育产业规模持续扩大,CCTV5这类受限多、直播赛次少的传统频道,已无法满足球迷观看赛事的要求。在政策支持背景下,操作方便且体验更优的网络视频直播,包括移动端直播,正逐步成为主流选择,腾讯、乐视等网络企业似乎已经抢占了市场先机。产业规模扩大,政策方面提供支持,体育活动在线视频收费,其内部还存在其他推动因素
1.技术提升观赛体验
其实,球迷的要求并不高,我可以付款,但希望获得优质的感受。身边有些朋友前段时间还在抱怨鹅场缺乏人情味,但他们在忍受着支付会员费后,最近就开始夸耀说1080P蓝光画面非常棒。可以明白,球迷并不畏惧收费,只是担心所支付的费用买不到相应的价值。去年,一些付费观看直播的观众反映乐视英超转播时经常出现卡顿现象,他们付出了费用却无法顺畅地欣赏比赛,众多足球爱好者因此极有可能爆发强烈不满。
流畅感受非常重要,那么相同素材,谁的加工更出色,谁就能吸引更多付费人群。在体育赛事直播方面,增加吸引力的途径主要是高水平的转播手段,和顶尖的评论员团队等。现在,先进技术也成了直播公司争相采用的工具。比如今年备受关注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投入到NBA比赛的直播过程中。体育爱好者与科技发烧友有很多共同之处,追求新奇是他们的显著共性,采用前沿科技能否吸引众多追随者?
2.支付变得更加便捷
内容付费的推广得益于支付手段的方便快捷。以前天盛播放英超赛事打算收费时,众多球迷对于如何支付始终感到困惑。如今,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变得非常容易操作。只需轻轻一点就能立刻享受服务,反正用银行卡和支付账户里的资金,并不会让人感到特别不适。#双十一购物狂欢后的经济压力#
3.选择性更多
如今的直播平台,不再像天盛那样强制用户付费,而是提供了丰富的直播方案选择。以新英体育为例,它不仅设有整季、整月的订阅选项,忠实粉丝还能单独购买某个球队的直播服务。此外,更便捷的做法是,观众可以仅花费6元观看单场赛事直播,无需被固定的时间套餐所限制。
4.多终端体验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球迷们很少能有机会静下心来,约上几个朋友,一边畅饮啤酒,一边守在电视机或电脑前,观看一场足球比赛。怎样满足球迷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观看视频直播的要求,应当成为各大直播平台着重考虑的新方向。腾讯和百视通等公司都在努力实现不同屏幕间的适配,以及提供多设备的使用感受:腾讯体育的会员资格,无论是在个人电脑还是手机应用程序上都能通用;百视通也在积极宣传手机应用程序上的比赛视频直播业务。
5.与社交结合,创造更多想像空间
另一种付费观看比赛的思路可以融入社交元素之中。花钱观看直播,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向外界表明自己是真正的球迷身份。接着,将播放器里1080p蓝光高清的画面截取下来,分享到社交动态里,以此实现默默的展示。再者,假如你有很多同样热爱观看球赛的朋友,你能够同时购买多个独立比赛的入场券,把账号信息或者观看途径传递给朋友们。当然了,你还可以选择购买整个赛季的会员资格,把账号作为礼物赠送给朋友。
6.最重要的是,用户心态在转变
7月3日,爱奇艺发布《盗墓笔记》第五集,同时为会员解锁第一季全部剧集。刚开播,5分钟内观看次数就冲到1.6亿次,会员订购量也超过260万次。4月份时,爱奇艺曾透露其网络付费业务年增幅高达700%至800%。《盗墓笔记》热度消退后,不少人断言,视频付费模式已正式兴起。各大视频平台,如优酷土豆、爱奇艺、搜狐,都在积极争夺各类有价值的版权内容,大量积累核心资源,并且对于开展付费业务都抱有雄心壮志。
体育迷们比影迷们更为狂热,这一点有英国Ofcom的调研数据为证,该数据表明,在付费电视频道中,有25%的订阅者认为体育频道是不可或缺的,这个比例明显高于电影频道,后者仅有12%的受访者将其列为必需品,位居第二。同时24直播网,在国内,新一代球迷群体,即95后和00后,并没有像他们的前辈那样,对免费内容有着强烈的偏好。当前社会,为优质内容付费的风气正在悄然转变,就像青蛙在温水中不知不觉被煮熟,许多受众无论心甘情愿与否,都开始付出金钱了。
为内容付费,才能有良性循环
观众或许会问,观看比赛为何要收费,播放广告不是也能满足需求吗,过去都不需要花钱的。但从行业角度思考,购买内容是合乎情理的。创作者倾注许多精力、资源、金钱来制作作品,受众通过支付费用来欣赏心仪的高水平内容;受到激励并获取回报的创作者,会继续进行下一次创作,这构成了内容产出应有的积极模式。
在美国,ESPN、TNT、NBA TV等付费频道会转播NBA比赛。联盟官方还提供了联盟通行证,199美元的版本可以观看所有30支球队的比赛,129美元的版本只能看选定的5支球队。此外,从2015/16赛季起,球迷还可以单独购买比赛的直播权限。换言之,无论如何,若要观赏赛事,必须付出费用。#美国球迷确实处境艰难#
上一篇:中国男篮改革困境待破局,新赛季规则调整动作太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中国女篮夺金难掩男篮至暗,2023 年中国篮球前路何方?
-
2019 - 2020赛季CBA:敢梦敢当,直面挑战力求革新进取?
-
威少距10000次助攻仅差75次,却仍漂泊自由市场成悬案?
-
腾讯5年5亿美元拿下NBA独家网络播放权,后又宣布拿下联盟通
-
今日NBA官宣75人参加2025选秀试训,库珀·弗拉格成焦点?
-
NBA助攻排行榜38年无人超越斯托克顿,詹姆斯能超车吗?
-
NBA新赛季新增规则解读!转换故意犯规有何影响?
-
篮球运动介绍:两队对抗规则多样,奥运会项目历程全解析
-
资深懂球帝谈腾讯签约NBA,忆往昔看球岁月变迁
-
2月25日新疆飞虎男篮媒体开放日,外援齐聚展开训练
-
今年NBA自由球员市场超火!亿元合同频出,未来薪水或再涨?
-
库里外滩留影!NBA中国赛勇士胜森林狼,水花兄弟闪耀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