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新闻

CBA总决赛硝烟散尽,互殴事件仍疑点重重,究竟谁之过?

篮球新闻 () 阅读 2025年10月08日 16:21

CBA总决赛已硝烟散尽,但“互殴事件”似乎还言犹未尽。

辽宁球迷称四川球迷率先挑衅,四川球迷则指出红衣辽宁球迷首先竖起中指并动手;郭艾伦表示四川球迷攻击了他的父亲,他“反击”以保护家人被视为“理所当然”,四川球迷则称郭父先动手,郭艾伦已与队友及家人进入宾馆大堂,随后两次出门“挑衅”;混战中辽宁核心贺天举“苦战”导致右手骨折,是攻击“敌人”所致,还是防卫所致,那个被送往医院的宾馆保安究竟是被谁伤害的?

还有人继续调查吗?弄明白最初是谁先动手闹事,是你打了我三拳,我踢了你四脚,这些又有什么必要呢?

辽宁队赛后抵达酒店时,为何会被四川球迷“忽然”团团围住?四川球迷却表示,前往川队“住宿”地点为自家球队助威,这有何不妥?我们只是偶然遇见了辽宁队、郭艾伦的父亲……

为何辽宁与四川这两支CBA决赛队伍能同住一家酒店,并且对选手和观众没有任何特殊对待或分隔措施,篮协方面是否有相关指示?又或者四川首次承办CBA总决赛,根本无法从一开始就参照NBA或国际赛事的规范来执行?

双方斗殴事件发生,反映出诸多管理上的不足和缺陷;在情绪激动时,许多人言语行为失当,但在真相大白之前,或事态缓和之后,是否有人应当先表达歉意?他人究竟错在哪里、事件具体起因是什么、深层原因何在,或许并不明晰,但自身的问题应该非常清楚。

cba总决赛辽宁四川打架_辽宁球迷四川球迷冲突_CBA总决赛互殴事件

却至今无一人道歉。真心道个歉,就那么难吗?

CBA决赛发生肢体冲突事件之前,中超上海德比期间球迷也曾出现过激烈争吵现象。上海足球每年至少举办两次德比赛事,但主客场双方球迷从不实行分区观看。比赛过程中双方球员竞争激烈,观众席上也很容易因小事引发骚乱,这种情况与酒后人容易冲动行为类似。然而在法制节目里经常看到因闹事而在事后后悔不已的场景,但在德比赛后出现肢体冲突的参与者事后并没有表现出同样的懊悔情绪。恒大在客场与辽宁队激烈交锋,郜林在球员通道遭遇球迷近距离辱骂球迷网,这是否说明球队没有做好球员与观众之间的分隔措施,让人感到困惑,毕竟,后来那个球迷主动表达了歉意,但遗憾的是,郜林并没有展现出通常的宽容态度,他回应称自己并非不接受道歉,而是因为正忙于训练,所以不想在小事上浪费时间,言下之意,他更专注于专业事务。

球迷辱骂他,长辈受攻击,郜林就朝球迷扔鞋,郭艾伦就打球迷,这就是神圣不可侵犯吗?连我在博客上写明星永远不该和粉丝敌对,也收到许多“要是你被骂娘你会怎样”以及“用恶毒言辞来试探我是否真不还口”的评论,这是明星们(包括演艺圈人士)从未接受过尊重粉丝、平等对待所有人的教育,还是文化传承里缺少了道歉的基因?打架事件发生以来,我手机朋友圈里充斥着转发当年坎通纳“中国功夫”猛攻球迷后的个人陈述:“如果能够重来,把揍他当作最大享受”。但坎通纳是“性情败坏导致才华埋没”的典型,怎能与他为伍?辱骂他的人是长期坐在同一位置上骂人的“酒鬼”、害群之辈,又怎能和偶尔情绪激动的观众相提并论?为何当事人、旁观者都充满残忍之气、肆无忌惮?

承认过失就是软弱、示弱吗?一旦承认过失(示弱)就会损害尊贵形象、威严不再,就会被“对手”持续攻击?还是拒绝承认过失才是内心极度空虚、不堪,拒绝承认过失就不会真诚反省,都不承认过失、不承认错误只会从绝境走向绝境,只会从争执走向僵持,败坏整个“整体氛围”。

为何极少有人觉得认错比互相埋怨更显诚意、更显气度,格局更高,若更多人坦诚、自发地道歉,方能化解矛盾、将冲突转为和谐的关键所在。在这次“互相谩骂”、“互相攻击”被遗忘或再度发生之前,是否从篮协、足协、现场管理者,到运动员、观众,都该有更多人“鼓起勇气”为该承担的过失说声抱歉。如果每个人都能多表达歉意,未来的日子就会更加温馨,社会氛围也会更和谐。

道个歉不会死,不会道歉真可能会死。



上一篇:11月20日火箭主场对阵湖人,谁能打破低迷延续胜势?

下一篇:返回列表